4/9 第一場論文發表會AM:9:50-10:50
9:50~10:50 論文 發表會 (1) |
發表人 |
論文題目 |
主持人/評論人 |
王思婕/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碩士班 |
探討台灣新生代電影與新電影之脈絡:以重建時代的影像角度比較《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》與《九降風》 |
主持人兼評論人:蔡念中/世新大學教務長暨廣播電視電影學系教授
評論人:邱啟明/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廣播電視學系副教授
|
|
|
|||
詹舒涵/世新大學新聞學研究所 |
資訊分享網站的商品化分析-以UrCosm為例 |
||
梁秩瑋/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應用媒體藝術研究所 |
媒體是消費社會下異化之幫兇?--從新聞媒體異常使用「消費」ㄧ詞談起 |
||
葉蔚明/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廣播電視學系副教授 |
探究數位影像發展的新趨勢:以新銳相機為例 |
||
|
|
|
|
4/9 第二場論文發表會AM11:00-12:00
11:00~12:00 論文 發表會 ( 2)
|
發表人 |
論文題目 |
主持人/ 評論人 |
王淑真/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應用媒體藝術研究所 |
傳播業女性領導之相關研究-以廣告業某女性為例 |
主持人兼評論人:陳炳宏/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所長
評論人:李慧馨/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廣播電視學系副教授 |
|
王皓昀/國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 |
媒介使用與媒介依賴對運動博奕資訊可信度的影響-電視、報紙、網路的比較 |
||
許北斗/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廣播電視學系講師 |
由台灣富豪排行榜發現何謂庶民傳播 |
||
張淑芬、莊伯仲/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教育傳播與科技研究所、中國文化大學新聞學系副教授 |
行為偏差學生部落格使用之研究:以五股國中為例 |
||
|
|
|
|
4/9 第三場論文發表會13:00-14:00
13:00~14:00 論文 發表會 (3) |
發表人 |
論文題目 |
主持人/ 評論人 |
郭家伶/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碩士班 |
從Plurk探討微網誌使用者的自我形象建構 |
主持人兼評論人:黃葳威/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教授
評論人:朱全斌/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應用媒體藝術研究所教授
|
|
洪千凌、宋思潔/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碩士班、國際傳播英語碩士學程 |
影響使用者使用微網誌噗浪的關鍵因素研究 |
||
吳娮翎/世新大學口語傳播學碩士班 |
探討網路中的美食敘事:以無名部落格美食王為例 |
||
郭詠萱、陳炳宏、高捷、陳郁宜/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、大眾傳播研究所教授、銘傳大學新聞系系主任 |
新聞工作者資訊尋求過程之研究 |
||
李慧馨/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廣播電視學系副教授 |
媒體綠色意識報告 |
||
|
|
|
|
4/10 第四場論文發表會AM:9:50-10:50
9:50~10:50 論文 發表會 (4)
|
發表人 |
論文題目 |
主持人/ 評論人 |
張俊培/世新大學新聞研究所 |
電影片尾研究:從實用主義與電影「完整性」談電影片尾 |
主持人兼評論人:賴祥蔚/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廣播電視學系系主任暨應用媒體藝術研究所所長
評論人:連淑錦/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廣播電視學系副教授 |
|
薛文淑/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 |
地下電台設立問題之法律議題探討 |
||
達美新/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圖文傳播研究所在職專班 漢聲廣播電台節目組 |
Web2.0服務功能應用於電台網站:以法國廣播電台為例 |
||
程予誠、魏久峰/輔仁大學影像傳播學系副教授、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 |
台灣電影市場規模與潛在觀眾數之釋疑---以2009東方消費者行銷資料庫為據 |
||
|
|
|
|
4/10 第五場論文發表會AM11:00-12:00
11:00~12:00 論文 發表會 (5) |
發表人 |
論文題目 |
主持人/ 評論人 |
宋承達、劉儒維/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應用媒體藝術研究所、廣播電視碩士班 |
從公共領域的親密性探討PTT 場域--以「2009年職棒簽賭案」為例 |
主持人兼評論人:陳清河/世新大學傳播學院院長
評論人:程予誠/輔仁大學影像傳播學系副教授 |
|
張柏政、邱一峰/嶺東科技大學視覺傳播設計研究所、嶺東科技大學視覺傳播設計研究所助理教授 |
台灣電視木偶戲數位特效元素運用之探討:以霹靂布袋戲為例 |
||
楊培偉、莊伯仲/中國文化大學資訊傳播研究所、新聞學系副教授 |
消費者對於數位有線電視之創新抵制來源因素初探 |
||
陳保倫/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應用媒體藝術研究所 |
台灣獨立唱片產銷研究 |
||
|
|
|
|
請錄取論文者於該指定場次的前二十分鐘,
於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國際會議中心(教學大樓10樓)報到處報到集合,
每場論文發表會一個小時,每位發表者均有十分鐘時間做口頭發表,
時間到達八分鐘,現場將會有一聲鈴聲提醒;
時間到達十分鐘,現場將會有兩聲鈴聲提醒,隨後請結束發表。
每場擁有十至十五分鐘的時間提供該場次的評論人、主持人、台下與會者、專家、研究生針對該場發表者提出評論、Q & A。
凡是論文發表者將會獲頒乙只「2010年庶位傳播論壇」的發表證書。
國立台灣藝術大學 2010庶位論壇敬上。